草莓是喜鈣作物,在草莓整個生育周期,對鈣的需求量僅次于鉀和氮居第三位,鈣元素的充足供應,對保障草莓良好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有重要意義。
那么,草莓缺鈣有哪些表現癥狀?造成草莓缺鈣的原因有哪些?生產中如何有效避免草莓缺鈣?
草莓缺鈣表現癥狀
1、根部癥狀
鈣在植物體內的移動運輸和二次利用能力較差,鈣缺乏時,先表現癥狀的部位是根尖、生長點等新生幼嫩部位。草莓缺鈣,根系生長受到抑制,弦狀須根變短,并造成根毛產生量小甚至無法產生新根毛,繼而導致根群落變小,對水分和礦物營養的吸收供應能力減弱;在顏色上,生長良好時根系呈現富有光澤的白色,而在缺鈣時,根尖部位呈現水浸狀的銹黃色,繼而變為褐色,直至根尖腐爛。
鈣能促進細胞分裂、增強細胞間的連接強度,提高器官韌性,并能通過增強植物細胞的選擇透性,來提高對外界干旱、鹽堿化等生長逆境的適應能力。缺鈣時,根系韌性和細胞選擇透性的降低,會在發生干旱、淹水以及土壤鹽堿化程度偏高時,根系功能更容易受到抑制,易造成植株萎蔫、病蟲害抗性降低等不良生長狀況。
2、莖、葉癥狀
莖尖與根系一樣,同屬于草莓生理活力較為旺盛的新生部位,因此,莖尖(生長點)也是草莓缺鈣癥狀典型的部位,具體形態上,表現為草莓莖尖生長點幼葉尖部及邊緣部位出現焦枯即“葉焦病”,嚴重時,莖尖生長點干枯停止生長、甚至呈現黑色,新葉無法舒展,整個草莓植株的生長受到嚴重抑制。
受害葉片呈現勺形、波浪形、扇形,并皺縮皺縮扭曲,受邊緣焦枯的影響無法充分平展,整個葉片平展面積小于正常葉片的一半以上,整個植株生長明顯緩慢。
3、花果癥狀
草莓缺鈣時,新生花蕾在開放之前便會在花萼的頂端產生褐色或黑色焦枯,隨著缺鈣程度的加深,花蕾也會出現褐變,繼而發生僵化和停止發育,缺鈣時花藥和柱頭的活力減弱,造成授粉不良,這會導致大量畸形果的出現。
缺鈣會導致細胞間的粘結性和細胞本身的韌性降低,容易使草莓果實不夠緊實,甚至發生裂果,并造成抵御病害入侵的能力變弱以及灰霉病等侵染性病害的發生,在果實上,則表現為不耐磕碰,貨架壽命變短。
草莓缺鈣的原因
1、草莓長勢弱
草莓對鈣離子的吸收供應能力與草莓植株的長勢成正相關。鈣離子自身質量比較大,良好的吸收和運輸需要植株旺盛的生活力和較強的蒸騰拉力,在草莓植株長勢較弱或者病害較為嚴重時,草莓根系對鈣離子的吸收能力,就會因為植株生活力的衰弱和蒸騰作用強度減低而減小。
2、溫度低、光照弱
蒸騰作用產生的蒸騰拉力,帶動質量較大的鈣離子往草莓地上部位運輸和分配,是草莓吸收利用鈣的主要形式,低溫和弱光照會導致草莓植株蒸騰作用降低,造成供應動力不足,是造成草莓缺鈣的主要原因。就草莓植株的不同部位而言,老葉片的騰騰能力加強,而新葉周邊蒸騰拉力較弱,也是造成幼嫩部位容易缺鈣,而老葉則不太明顯的原因之一。
3、土壤水含量不適宜
首先是土壤干旱缺水,當土壤含水量低于65%時,土壤水含量不足成為影響蒸騰作用效率的限制因子,并由于根系對水分的吸收量減少,致使根系對鈣離子吸收量降低,繼而造成鈣元素的缺乏,鈣缺乏會隨缺水程度的加深而越發嚴重。
土壤含水量過高也會影響草莓根系對鈣元素的吸收,尤其是在長時間積水,土壤透氣性不良的情況下,新根的生長和根系功能的良好發揮,會因為得不到充足的氧氣供應而受到抑制,甚至造成漚根,而造成根系功能的衰退,繼而造成鈣離子吸收受限。
4、土壤有效鈣含量不足
在南方在酸性較強或較黏的土壤條件下,土壤離子代還發生較為強烈,并在降雨下滲時造成Ca2+淋失,造成土壤中鈣供給不足,使草莓生長出現鈣素缺乏;而在堿性條件下,土壤中Na+等含量增加,致使Na+與Ca2+發生吸附置換,而土壤中與Ca2+結合形成的鹽類,多數為無效態沉淀,從有效態的鈣失效,這是堿性條件下草莓鈣素缺乏的重要原因。
5、Ca2+與NH4+、K+等離子產生拮抗
相同性質(同為陰性或同為陽性)的離子在植物的吸收過程中會形成競爭,導致草莓對一種營養元素吸收較多的同時,對另一種營養元素吸收不足,即產生離子拮抗,當土壤中NH4+、Mg2+、K+過量,或水溶沖施時一同施用,就會與Ca2+之間產生拮抗,又因為生產中NH4+與K+的施入量往往大于Ca2+,所以容易造成草莓鈣缺乏。
如何避免草莓缺鈣
1、增施有機肥和鈣肥底肥
充足的腐熟有機肥是削弱酸、堿、高鹽等土壤環境,對草莓生長造成不良影響的重要措施,有機肥在腐熟后產生的膠體,可以較好的蓄養土壤釋放出的有效Ca2+,使之在降雨淋溶和與土壤陽離子交換過程中,不至于被淋失或變為無效態,這些被有機膠體包裹住的Ca2+,會在植物根系吸收過程逐漸被釋放并用于植物體生長,即,有機肥增加了Ca2+穩定性和有效性,每茬有機肥(圈肥,非商品有機肥)的施用量以4000-6000kg為宜。
同時,注重在草莓整地做畦前施足鈣肥,每畝地可根據鈣肥含量狀況,均勻撒施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20-30kg,如果土壤有機質含量充分且呈酸性時,可以每畝地撒施20-40kg生石灰,一方面可以調節酸堿度,另一方面可以補充鈣肥,并且在有機肥的保護下,不至于造成土壤結構的惡化。
2、加強溫、光、水管理
溫度管理
草莓地上部分適宜生長的環境溫度范圍介于20-28攝氏度,地溫較適宜的溫度介于16-22攝氏度,在此溫度范圍之內,植物的蒸騰作用強度,根系吸收活力,能保持在較好狀態,從而確保對Ca2+的充分吸收。
環境溫度的保障措施包括增強棚膜的透光性、提高棚室的保溫性,以及通過熱風爐,暖氣片供暖等;而地溫的保障措施除了以上方法外,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確保給水溫度,不直接用地下水,而采用經過升溫的“困水”。
光照管理
草莓雖然耐弱光,但是保持接近光飽和點的20KLux以上的光照強度,會更利于有機物質的合成、植株的生長、品質的形成,而良好的生長狀態和較好的光照條件,可以保證草莓較好的蒸騰拉力,從而確保草莓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更多的鈣離子。
對容易造成缺鈣的反季節草莓栽培,可采用定植前更換新膜、連陰天懸掛LED植物補光燈的方式來提高光照強度,并每天確保不少于10小時的光照時間,以有效避免由于光照不足導致的鈣缺乏。
3、科學掌握追肥時期與方法
在草莓進入開花期,每周噴施一次糖醇鈣,以確保草莓花器發育健康,減少后期裂果、雞冠果等畸形果的發生;進入果實迅速膨大期后,草莓對鈣需求量逐漸增大,配合每7-10天噴施一次鈣肥。

糖醇鈣-芭斯諾
產品特點:
糖醇螯合高效補鈣液體肥是可以在植物韌皮部自由傳導的鈣,主要由天然糖醇螯合鈣以及高效養分助劑等組成。不含氯離子,施肥后對植物葉片不產生傷害,果實表面不產生斑點。有效預防植物缺鈣造成的苦痘病、水心病、黑心病、干燒心、裂果、空心病、臍腐病、萎蔫病等生理性病害,增加果實著色、提高含糖量、延長作物貯藏期,增加作物品質,并提高作物抗病能力。
產品功效:
1、采用天然的糖醇螯合劑,模擬細胞原生質汁液,可直接通過植物韌皮部運輸到需鈣的果實部位,各時期應用,可直接被葉片、果實等吸收利用。
2、雙渠道補鈣:噴于果實的鈣素可以通過果面吸收進入果實中,噴于葉片的鈣素可以通過葉脈運輸到果實中,是可在果實套袋后繼續使用的葉面鈣肥產品。
3、吸收效率高:噴于果實或葉片的鈣肥可以迅速滲透果面或葉片角質層,進入到果實或葉片內部,避免雨水沖刷等損失,肥效持久;
4、含量高:每升高效鈣含量180克每升以上,糖醇含量大于100克每升。
5、增產優質:及時補充鈣元素,矯正作物缺鈣癥狀,有效預防由于鈣吸收障礙而引起的果實裂果、口味差、苦痘病、水心病、黑心病、臍腐病、葉焦病等生理病害,增加作物抗病性和貯藏時間,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、貨架期和口感。
6、抗逆性高:增強作物對干旱、鹽害、凍害、日灼、病蟲害等的抗逆性能。
7、無污染和藥害:天然螯合劑,不含氯離子和任何激素,施肥后對植株無傷害,果實表面沒有斑點。
8、混配性好:可與大多數農藥或葉面肥混合施用,現用現配,提高藥性,減少施用成本。
適用作物及用法用量:
適用作物:各種果樹、葡萄、番茄、黃瓜、柑橘、瓜果蔬菜等。
芽前-花期:10-15天噴施一次,1200-1500倍液稀釋
幼苗期一中果期:7-12天噴施一次,1000-1200倍液稀釋
膨果期一采摘期:7-12天噴施一次,800-1000倍液稀釋
作物后期:7-10天噴施一次600-800倍液稀釋
規格:100ml×80瓶、500ml×20瓶、1000ml×12瓶